映山红
录入时间:2003-12-13
偶然的机会,看到刘欢做客艺术人生.节目中刘欢说到自己的新唱片,名字<<六十年代生人>>.期间演绎了唱片中的一些歌曲片断,那些歌曲,对我这种七十年代的“产品”来说,简直是一些老掉渣的歌曲.记得有一首<<怀念战友>>,光听名字就知道有多老,战友!那是什么时代的事情了……还记得有一首我本来就不讨厌的老歌<<映山红>>,那是六十年代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以前也在不同的场合环境下听过,歌者是谁?作者是谁?我一概不知.只知道,它的旋律挺美,怎么美也说不出来……
节目看完,我的激动和感动也渐渐褪去.在<<映山红>>的旋律中沉醉了好一阵,但也没有刻意的去找那张唱片,时间推移,映山红的红渐渐褪色,几乎成了白色,最后透明……
那天没事闲逛碟铺,去找三宝那张<<直接影响>>.偶然看到刘欢那张<<六十年代生人>>躺在架子上,好奇拿下来看.
整个黑色为基调,正方形的面被分割成上下不等的三份,上面大概九分之四是黑色,下面九分之一也是黑色.剩下中间九分之五地方,左边是半张脸,长头发飘逸直到右边,充满整个画面,最右边一个拳头下面握住一把铁锹头,上面长出一朵红玫瑰.我想,这构图和色彩挺特别的,挺漂亮的,给我的感觉也很好.于是我翻过看后面究竟里面都有什么歌?第一首就是<<映山红>>,于是我买下了.
回家后迫不及待的放进机器.声音缓缓飘出,响起那个对我来说那么遥远却又不是特别陌生的旋律.映山红原来的唱者是谁我不知道,唱得如何我也不记得了,只知道现在,刘欢的声音和提琴的音色很美,美得有点陶醉.
一直不是特别喜欢刘欢,不是怀疑他的声音,唱功和演绎能力.而是印象中他唱的歌都不是我特别喜欢的.我不懂声乐,所以也不知怎么形容他的声音.只知他身体里有两只英国造的主音箱,有一只日本造的均衡和一只德国造的功放……
喜欢提琴,她的身形就是那个留下的背影,有着玲珑的曲线.从她身体发出的低吟,悠远而神秘,另人无限向往.每当提琴响起,总会想到一些凄美的故事……
我喜欢不断重复得听一首歌.
于是<<映山红>>成了这些天来我的催眠曲,每晚我都会在那个原来不怎么熟悉的声音和提琴的美丽中安稳的睡去.早上醒来我会首先打开机器,让<<映山红>>响起,然后才在半睡半醒中爬起来.
细数歌词,不过四句.
夜半三更盼天明
寒冬腊月盼春风
若要盼得红军来
领上开遍映山红
把老百姓盼望红军到来得以解放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夜半三更盼天明,深陷无边黑暗中,等待光明到来;寒冬腊月盼春风,寒冷重重包围下,企盼温暖.只要红军来了,就能驱走黑暗寒冷,就能得到光明温暖.我想映山红是一种美丽幸福的花,只要红军来了,连山坡上都会开满美丽幸福的映山红……
随歌曲的高潮低谷,把我所有看过的老电影片断拿出来,都是红军的影子,被老百姓紧紧握住的手,装着鸡蛋窝窝头的篮子,开一枪上一膛的三八步枪,日本鬼子猥琐的脸,红军正气的脸和老百姓和蔼充满笑容的脸,不断浮现.那是激动人心的,是热血沸腾的,我似乎也感受到了.这是我对<<映山红>>的理解,我常常重复着,感受着那令人感动的故事.也许我是个对爱情敏感的人,久了,我竟然听出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你在风和日丽的日子离我远去
我从此陷入无尽的黑暗与寒冷
于是天天伫立山头
等待领上开遍映山红
因为你回来的日子
山上会开满美丽幸福的花儿
夜半三更盼天明
寒冬腊月盼春风
若要盼得伊人来
领上开遍映山红
把男子盼望爱人回来向往爱情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夜半三更盼天明,深陷无边黑暗中,等待光明到来;寒冬腊月盼春风,寒冷重重包围下,企盼温暖.只要爱情回来,就能驱走黑暗寒冷,就能得到光明温暖.我想映山红是一种美丽幸福的花,只要伊人来了,连山坡上都会开满美丽幸福的映山红……
故事的来源只是最终的幻想,但却发现只要换掉两个字,“红军”换成“伊人”.整首歌曲的味道就变了,不变的是,那份感情和故事一样的令人感动.
前面说到的那个拳头握着铁锹而上面却长出一支玫瑰的图标.开始我看不出什么意思,后来觉得自己看出来了,也许根本也不是那回事.唱片背面有一句话,触动了我的思维.
“再癫狂的时代都会留下一些美好,因为有人在,因为有音乐在”
是的,六十年代是个疯狂的年代,是个极端的年代,我没有经历过,但我知道,也可以想象出来.当人们失去理智,疯狂的用手中的铁锹挖掘出一个个坑,将自己埋葬的同时,只要音乐存在,美丽的玫瑰依然盛开.
听听吧,也许你会听出另一个故事.
PS:我一直重复的听着映山红,写下了这些字.可以发誓,我和刘先生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收他一分钱.
节目看完,我的激动和感动也渐渐褪去.在<<映山红>>的旋律中沉醉了好一阵,但也没有刻意的去找那张唱片,时间推移,映山红的红渐渐褪色,几乎成了白色,最后透明……
那天没事闲逛碟铺,去找三宝那张<<直接影响>>.偶然看到刘欢那张<<六十年代生人>>躺在架子上,好奇拿下来看.
整个黑色为基调,正方形的面被分割成上下不等的三份,上面大概九分之四是黑色,下面九分之一也是黑色.剩下中间九分之五地方,左边是半张脸,长头发飘逸直到右边,充满整个画面,最右边一个拳头下面握住一把铁锹头,上面长出一朵红玫瑰.我想,这构图和色彩挺特别的,挺漂亮的,给我的感觉也很好.于是我翻过看后面究竟里面都有什么歌?第一首就是<<映山红>>,于是我买下了.
回家后迫不及待的放进机器.声音缓缓飘出,响起那个对我来说那么遥远却又不是特别陌生的旋律.映山红原来的唱者是谁我不知道,唱得如何我也不记得了,只知道现在,刘欢的声音和提琴的音色很美,美得有点陶醉.
一直不是特别喜欢刘欢,不是怀疑他的声音,唱功和演绎能力.而是印象中他唱的歌都不是我特别喜欢的.我不懂声乐,所以也不知怎么形容他的声音.只知他身体里有两只英国造的主音箱,有一只日本造的均衡和一只德国造的功放……
喜欢提琴,她的身形就是那个留下的背影,有着玲珑的曲线.从她身体发出的低吟,悠远而神秘,另人无限向往.每当提琴响起,总会想到一些凄美的故事……
我喜欢不断重复得听一首歌.
于是<<映山红>>成了这些天来我的催眠曲,每晚我都会在那个原来不怎么熟悉的声音和提琴的美丽中安稳的睡去.早上醒来我会首先打开机器,让<<映山红>>响起,然后才在半睡半醒中爬起来.
细数歌词,不过四句.
夜半三更盼天明
寒冬腊月盼春风
若要盼得红军来
领上开遍映山红
把老百姓盼望红军到来得以解放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夜半三更盼天明,深陷无边黑暗中,等待光明到来;寒冬腊月盼春风,寒冷重重包围下,企盼温暖.只要红军来了,就能驱走黑暗寒冷,就能得到光明温暖.我想映山红是一种美丽幸福的花,只要红军来了,连山坡上都会开满美丽幸福的映山红……
随歌曲的高潮低谷,把我所有看过的老电影片断拿出来,都是红军的影子,被老百姓紧紧握住的手,装着鸡蛋窝窝头的篮子,开一枪上一膛的三八步枪,日本鬼子猥琐的脸,红军正气的脸和老百姓和蔼充满笑容的脸,不断浮现.那是激动人心的,是热血沸腾的,我似乎也感受到了.这是我对<<映山红>>的理解,我常常重复着,感受着那令人感动的故事.也许我是个对爱情敏感的人,久了,我竟然听出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你在风和日丽的日子离我远去
我从此陷入无尽的黑暗与寒冷
于是天天伫立山头
等待领上开遍映山红
因为你回来的日子
山上会开满美丽幸福的花儿
夜半三更盼天明
寒冬腊月盼春风
若要盼得伊人来
领上开遍映山红
把男子盼望爱人回来向往爱情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夜半三更盼天明,深陷无边黑暗中,等待光明到来;寒冬腊月盼春风,寒冷重重包围下,企盼温暖.只要爱情回来,就能驱走黑暗寒冷,就能得到光明温暖.我想映山红是一种美丽幸福的花,只要伊人来了,连山坡上都会开满美丽幸福的映山红……
故事的来源只是最终的幻想,但却发现只要换掉两个字,“红军”换成“伊人”.整首歌曲的味道就变了,不变的是,那份感情和故事一样的令人感动.
前面说到的那个拳头握着铁锹而上面却长出一支玫瑰的图标.开始我看不出什么意思,后来觉得自己看出来了,也许根本也不是那回事.唱片背面有一句话,触动了我的思维.
“再癫狂的时代都会留下一些美好,因为有人在,因为有音乐在”
是的,六十年代是个疯狂的年代,是个极端的年代,我没有经历过,但我知道,也可以想象出来.当人们失去理智,疯狂的用手中的铁锹挖掘出一个个坑,将自己埋葬的同时,只要音乐存在,美丽的玫瑰依然盛开.
听听吧,也许你会听出另一个故事.
PS:我一直重复的听着映山红,写下了这些字.可以发誓,我和刘先生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收他一分钱.